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个杨再兴能抵十个慕容会(1 / 2)
袁不屈心中一喜。
皇上关注到这首诗了。
杨再兴的机会来了。
“启奏皇上,这首诗是前两日从并州传过来,全诗是: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,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匈奴终不还。”
赵仅微微点头,“好诗,好诗,展现了我大魏好男儿的气魄,很提升士气啊,呵呵。”
当着匈奴时辰的面念出来,确实爽。
“作者是谁,当赏。”
“启奏皇上,作者是杨庄的杨再兴。”
赵仅:“……”
没人知道此时赵仅的心情到底怎样,可能跟吃了屎一样吧。
赵仅肠子都悔青了。
自己就不该多此一问。
这下可好,骑虎难下。
袁不屈趁热打铁,“皇上刚才说要赏赐此诗作者,皇上金口玉言,还请赏赐杨再兴。”
骠骑将军褚宗棠,民部尚书林万里,礼部尚书楚唯,工部尚书高传庭(此高传庭非彼高传庭)等人也纷纷出列。
“请皇上赏赐杨再兴。”
他们可算是逮到机会了。
赵仅面色阴晴不定。
为什么又是杨再兴?
为什么哪里都是杨再兴?
他是不是故意跟朕作对?
这家伙真是阴魂不散。
若是不赏他,那就是打自己脸。
若
是赏了他,还是打自己脸。
永不录用杨再兴的旨意,天下皆知。
这一次,赵仅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
“那就封杨再兴一个县子吧,退朝。”
赵仅起身大步离去。
他心中十分不爽,需要去找静妃发泄一下。
袁不屈等人心中也不舒服。
就赏杨再兴一个县子?
这是封赏,还是讽刺?
堂堂大魏天子,竟如此小肚鸡肠,哪里有半分天子的气度。
众人却又无可奈何,只得叹气离开。
等杨再兴接到旨意后,怕是对朝廷心灰意冷了吧。
袁不屈拉住江廷,“江侍郎,烦劳你亲自给杨再兴写封信,告诉他不要心灰意冷,我们几人还会继续为他争取,总是有机会的。”
江廷却摇头叹息,“袁相,这封信还是你亲自写的好。”
自己之前几次通过王承宗安慰杨再兴,可安慰来安慰去,啥忙也没帮上。
即便写了信,估计会被杨再兴认为自己只会画大饼。
袁不屈面露难色。
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。
可自己若是不安慰,杨再兴一气之下投奔了匈奴怎么办?
而曾几道等人却得意洋洋。
杨再兴,永远别想入朝。
相比于杨再兴,韩京更关心另
一件事。
万一匈奴真的起兵,大魏又该如何应对?
“曾枢密使,你找人去驿馆探探独孤鸿,搞清楚萧太后到底想要干什么。”
……
赵仅封杨再兴为县子的消息不胫而走,很快就传到了匈奴王廷。
萧燕燕得到密报,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。
“赵仅啊赵仅,大魏出了你这样一位皇帝,真乃天助我匈奴,召南院大王萧伯凛进宫。”
萧伯凛急匆匆进宫觐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