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章 大魏弃子(1 / 2)
吏部尚书沈忱缓缓开口:“启奏皇上,臣有一个折中的办法,可解决此事。”
赵仅见他信心满满,迫不及待让他赶快说出来。
“任命杨再兴为使臣,出使匈奴。两国交战不斩来使,匈奴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杀害杨再兴。他们扣留杨再兴,那就是他们的事了,跟我们无关,道义还是站在我大魏一边,杨再兴一去,匈奴撤兵,我大魏江山便平安了。”
赵仅忍不住拍手。
完美。
如此,名正言顺把杨再兴交给了匈奴,而天下人还没法谴责大魏。
不愧是沈爱卿,为朕解决了一个大烦恼。
朕要给你加餐。
可袁不屈暗自摇头,还是说了一句,“匈奴残暴,哪里会按常理出牌,他们若真是想用杨再兴的人头祭奠慕容会,肯定会想出各种办法让杨再兴意外死亡,杨再兴去,死路一条。皇上,他可是您亲封的文安县子,他若死在匈奴,有损大魏国威。”
韩京却道:“杨再兴身为大魏子民,为大魏尽忠,也是应当的。”
赵仅点头,“韩爱卿所言不错,身为大魏子民,为大魏献身,理所应当。我看此事
就这样定了。”
“皇上,万万不可。”
赵仅话音刚落,褚宗堂从大殿中急匆匆跑了进来。
他上气不接下气,“皇上,老臣从匈奴耶律贵处打听到,他们要杨再兴,绝对不是为了祭奠慕容会那般简单,匈奴看中的是杨再兴的才能,他们还要给杨再兴官当,让他为匈奴效力。”
赵仅的重点却放在了上半句。
“你跟耶律贵见面了?”
“是,臣尊皇命率军解并州之围,路过凉州,发现凉州被围,准备袭击匈奴大营时,被耶律贵发现,臣正要跟他死战,他要求跟臣阵前见面,告诉臣他们兵围并州等地的真相,调动千军万马只为杨再兴,臣这才马不停蹄回来禀告皇上,还请皇上三思。”
赵仅脸色铁青。
“你不在前线抗击匈奴,跑回来作甚?”
他最忌讳的一件事就是领兵的将领不听话。
褚宗棠顾不了那么多了,力谏:“皇上,杨再兴若是去了匈奴,悔之晚矣。”
赵仅不愿意在听他说这些没用的。
“传朕旨意,以杨再兴为使臣,出使匈奴,即刻出发,不得有误。”
褚宗棠跪在地上力劝,
“皇上,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,杨再兴好比一把利剑,切不可将其拱手相让啊。”
赵仅顿时火冒三丈。
如果不是看在褚宗棠曾经为大魏立过功的份上,赵仅恨不得砍了他。
“褚老将军病了,来人,将他送回府中,好生休养。”
……
袁不屈等人无精打采出了宫门。
杨再兴去匈奴,已是板上钉钉,他们无力改变。
而且,褚宗棠老将军也被软禁起来,从此再无带兵出征的可能。
每个人的脸上都蒙着一层冰霜。
江廷气火攻心,嘴角起了一个大包,“袁相,你说现在如何是好,杨再兴若是为匈奴所用,他那些文韬武略用在大魏身上,大魏可是万劫不复了。”
袁不屈也没什么好办法。
杨再兴接到圣旨后,怕是心灰意冷了,报复大魏也在情理之中。
“为今之计我们只能好言相劝,希望杨再兴能理解。”
袁不屈回府之后,亲自给杨再兴写了一封信,快马加鞭送往并州。
与此同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