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六十四章 历史的局限性(1 / 2)
杨再兴听出袁守道这句话的意思了,看来阻隔袁守道的就是身份。
只不过小袁公子现在只是有好感,要想让小袁公子喜欢上天漫漫,只怕是天漫漫还有一段路要走。
想到此处,杨再兴也不点破,该帮的已经帮到这了。
小袁公子要是能喜欢上天漫漫,从此不问世事,双宿双飞就是最好的。
这样接下来杨再兴才好更容易接盘整个大魏。
当然了,这种目的,杨再兴是不会告诉小袁公子的。
包括袁守道在内,为什么那么多大人物都拿不准杨再兴的真实想法?
其实很简单,一句话就能概括,历史的局限性。
杨再兴作为现代人,像大魏这种情况的朝代,杨再兴看得太多了。
而袁不屈这样的人,毫无疑问是当世站在金字塔尖的顶端人物。
这样的人都看不清楚大魏现在真实的情况,就更别提其他人了。
改革,要想拯救大魏就是这一条路。
只有把钱收上来,大魏才能够真正的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,不然就会像明朝后期一样,活生生的穷死。
可是话又说回来了,改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既得利益者是绝对不会放弃自己手中的
利益的,还是像明朝后期,国库空虚,官员却一个一个的肥到不行。
据说崇祯皇帝想要镇压当时的农民起义,但是国库里面没钱,所以就想了个办法,组织官员们捐款。
可最后的结果让他涕泗横流,让旁观者哭笑不得。
北京那么多的官员,最后捐出来的银子只有区区的几千两。
而李自成攻破了北京之后,光从京官家里抄出来的银子,就有几千万两。
简直是可笑,如果是真的,有了这几千万两银子,别说是镇压农民起义了,就算是再给十年的时间,清军只怕是也入不了关。
还真是明军不满饷,满饷不可敌。
而现在大魏面对的问题,和当年明朝末期面对的问题几乎是一摸一样的。
都是国库没钱,但是官员有钱,官员有钱归有钱,就是不往外拿钱。
他们都信奉着,反正天塌了有个高的人顶着。
下五品的人认为上四品的人一定有办法,上四品的人认为宰相还有一品官有办法,宰相和一品官认为皇上一定有办法。
皇上呢?皇上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人啊,他能指望谁?只能指望老天爷了。
是的,天塌了指望老天爷帮忙顶着
,有些荒诞。
而齐王,杨再兴很有信心,能够让这位王爷心甘情愿地让出皇位,交给自己。
就算他不交出来,大魏的所有毛病都会在五年之内彻底爆发。
到时候杨再兴在站出来收拾烂摊子,还正好收获了民心,这简直就是无论怎么样做都会赢得局面。
这才是杨再兴真正的目的。
虽然有些无耻,但是历史的规律就是这样的。
杨再兴也知道,迟早有一天,自己创下的皇图霸业,也会面对大魏今天的困境,但这就是王朝周期律,没有人会一直赢。
参透了这种规律,杨再兴只争朝夕,如果后人真的出了几个昏君,搞得天下大乱,那被推翻也是活该。
片刻之间,杨再兴就想了如此多的事情,袁守道看着杨再兴想的入神,便咳嗽了一声。
“咳咳……杨先生,你说的我已经明白了,那我就告辞了?”